星期五, 八月 31, 2007

北京奥运会最大的公关危机

奥运会让中国人民体验到了朝鲜人民的幸福生活。

 
 

Sent to you by zhen via Google Reader:

 
 

via 薛涌:反智的书生 by 薛涌 on Aug 31, 2007

空气污染,将成为北京奥运会最大的公关危机。如今虽然距有关比赛还有一年的时间,但国际体育界已经大有谈北京而色变之势。不久前在大坂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马拉松比赛中,因为天气又潮有热,竟使三分之一的选手没有跑完全程。可是,媒体的话题不是谈论大坂,而是谈论明年的北京:把这样炎热的天气和北京的污染加在一起,后果将是什么?

最忧心忡忡的,自然是马拉松、铁人三项、和长距离自行车这三大户外耐力运动。北京并非没有举行过马拉松,但一般都是在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八月份则另当别论。如果赶上一个三十七、八度的天气,即使没有空气污染问题,许多运动员也可能顶不住。

各国运动员和教练都知道北京的酷暑,一旦再考虑到空气污染,神经的承受力就到了极限。要知道,按照欧盟的空气标准,中国五亿六千万城市居民中,只有1% 的人有幸能呼吸到安全的空气。北京又是中国污染最重的城市之一。衡量空气质量的一个标准,是空气中悬浮的粉尘,国际上的学名叫PM10。根据欧盟的指标,这种粉尘每立方米中超过40微克,空气就不安全了。美国的标准松一些,是50微克。北京平均的水平,竟高达141微克。另一种粉尘,叫PM2.5,颗粒更小,对健康更有威胁,是在汽油燃烧时排放的,但在中国并没有被普遍监测。不过,看看北京被堵得水泄不通的公路,这一粉尘的杀伤力可想而知。

空气质量差,长久下去会导致各种慢性病甚至死亡,但对一般人来说不至于有立竿见影的影响。对处于极端剧烈运动中的运动员则不同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的铜牌得主Deena Kastor就说:"我们其实是最敏感的动物。食品咸一些,床硬一些,跑道弯度小一些,我们马上会有反应。对空气更是如此。空气一不清洁,就立刻会感到胸闷,鼻孔堵塞。"在雅典奥运会时,因为担心雅典的污染,她和美国队住到克里特岛上,只有在参赛的最后一刻才到达场地。

另外,在污染的空气中运动,会促发哮喘病。另有些运动员,则会有过敏反应。治疗哮喘和过敏的药物,都含有些违禁物质。一旦运动员有了这些病症,治疗和兴奋剂检测又发生冲突,可能引起许多纠纷。

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已经决定,把一部分项目的运动员送到北京以外空气好的地方居住,临比赛再赶到现场。美国田径协会则在去年北京的世界青年田径赛中试用口罩。可惜,口罩能够把许多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排除,但无法令运动员自由呼吸。传统的耐力运动训练,就有用口罩的。目的是提高呼吸的难度,类似于高原训练。等比赛时摘掉口罩,运动员就有了解放感,会达到超高水平。可见,训练时戴口罩可以,比赛戴口罩,就好象负重跑,把自己摆在不利的状态。不过,美国的运动医生们并没有放弃,还在研究戴口罩的利弊。

当然,另外一个对应,就是国际奥委会主席提出的,在必要时比赛改期。这一计划,更引起许多运动员和教练的抗议。他们说,这种长距离运动的训练非常严格。一年的计划,就是围绕着预定的那个比赛时刻进行。临时改期,所有事前的准备就全泡汤了。当然,更有人质疑在北京举行这样的长距离比赛是否明智。

根据上述的忧虑,北京奥运会必须避免以下几种情况。因为任何一种的出现,都会导致奥运会的失败。

第一,也许是最坏的情况,就是一些重要的国家或运动员因为空气安全问题抵制一些项目。

第二,比赛正好赶上高温天气,和空气污染的因素加在一起,使大量运动员半途退出,或者大量运动员赛后需要紧急救护,引起国际媒体大哗。

第三,一些运动员戴着口罩比赛。戴口罩的镜头,必将被国际媒体反复播放,成为一个历史镜头、一个中国十几年抹不掉的污点。

第四,比赛临时改期。引起各种抗议。

以上四种情况,在奥林匹克史上都前所未有。但在北京出现的可能绝不能排除。所以,在未来一年之内,北京必须摸索出控制空气质量的有效办法,并把这套办法固定化,使一般的市民,能永远享受"奥运空气"。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