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八月 11, 2007

金色葡萄推荐:中国话(下)

收藏在一个不能从中国访问到的网站上吧。

 
 

Sent to you by zhen via Google Reader:

 
 

via Mild Talk - 魔派部落 by 魔派 on Aug 09, 2007

第三篇: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从说真真切切的中国话开始

青岛新闻网报道,上周济南市公安局召开"7・18" 特大暴雨抢险救灾表彰大会,给在抢险救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济南交警支队和历下公安分局泉城路派出所各记集体二等功,给市中公安分局白马山派出所等6个单位各记集体三等功,给历下公安分局泉城路派出所民警林楠等6名民警各记个人二等功,给槐荫公安分局110中队民警刘虎等47名民警各记个人三等功。读着这样高调的消息不知是喜是忧。

就拿青岛和济南比较,网上有篇文章叫《拒绝灾后自省比一雨成灾更令人心痛》,文章说,同样是18日,同样在山东,同样遭遇特大暴雨的袭击,青岛城区却没有发生类似济南那样的积水奔流成河。据当地媒体分析,除了青岛山城地形和靠海优势外,"最早的排水系统是由德国人铺设,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个系统起点较高,最初的设计即为雨污分流制"。而济南市政城建人员透露,即使应付普通暴雨,为让携带泥沙的水流顺利排走,管线至少应该在500毫米以上。而玉函路等处的收水管均在300毫米左右,差距甚大。没能及时更换的原因,被认为是"承平日久,也就懈怠了。"暴雨中,济南市民表现出中国人的N种死法,"历城区数人被冲入窑头河死亡;天桥区10人溺水或被水中漏电电击死亡;历下区1人冲入河沟死亡,水中遭电击2人死亡;槐荫区3人水中遭电击死亡......",而且谁都知道其中孙佟遇难前其未婚妻曾"李佳拿起电话拨打110求救,但接线员表示爱莫能助,'警力现在全派出去了';面包车继续下滑,再拨打119,一直占线。"(本节引号内所引资料均出自《南方周末:济南暴雨黑色3小时》)所以说仅将责任推卸给"不可抗力"的天灾是说不过去的,而以高调的表彰来匆忙挽回和树立形象也是可能适得其反的。听说灾后有群众自发在私家车系上黄丝带悼念至今未公布姓名的遇难者,被济南交警叫停,理由是阻碍视线,我看这样的表彰行为才是阻碍视线,阻碍群众看到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视线。

我们的政府已经习惯在"灾难"中树立形象,几乎所有灾难遇救人员的第一句采访都会公式化的记录为"感谢党中央,感谢国务院",包括这次河南陕县支建矿难的营救报道上,这是国外救灾报道中所少采用的,灾难中另个与国外不同的在于国外常有高官对灾难引咎挂冠,而我们只要党风廉政过硬平时宣传到位就鲜会发生这样情况,这就是有彼此不同国情所决定的。国外"部长问责"这种做法与其说是成文法律的要求,不如说是种不用明言的国际常规,它的根源就是"西姆寺体系"(Westminster System,源于英国的议会内阁制)。所谓"部长问责",意思是一个内阁部门里头只要出现了贪污、政策适当和行政措施的失误,不管它的部长事先知情与否,也不管他是不是直接参与了那些犯了错误的决定,他都要负起责任;而负责的终极体现就是自己辞职。"部长问责"表面看来好像不讲道理,很不近人情,但其理由在于西方民主国家的文官制度讲究"二官分途",即制定政策或为政策拍板放行的政务官享有决策权因而负有政治责任,公务员负责政策建议和执行政策,专注于既定政策的实施因此负有行政责任。前者出错,受到的最大处罚就是断送政治生命;而后者按既定规章调处。在"西姆寺体系"里面,部长遇上任何问题,都不能说自己不知道;遇上任何挑战,也不能推到属下的头上。理由是他乃民选的政治任命官员,有责任为全民监督那庞大的行政机器。由于有这么巨大的负担,内阁各部就得加紧监督下属,保证不出乱子,不让对手有任何可乘之机。这套"二官分途"的原则已经成为了民主国家共有的金科玉律。

而我国国情不同,部长、省长们不是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也不是民选总统自己任命,中国的文官制度走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公务员制度,理论上所有级别的公务员都是有政治任务的,所有层次的官员也都有政治责任,大家讲政治的结果就是不必"刑上士大夫",大家讲政治,也就结果造成各级从一开始就要顾及政治形象,要一开始就保持和谐局面,甚至要求群众也讲政治讲形象,不制造和传播不同声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在日前播出的CCTV《新闻会客室》中受访时就直言,中国一些地方官相信,地方上发生"不好的事情",90%能"捂住",只有10%问题会"倒霉地"被披露出去。这就使从地方开始一些官员就习惯以"阴谋论"看负面新闻,以传统的敌我思维、阶级斗争思维看待外界或者公民报道"不好的事情",提倡互联网执政,这与当前的国际社会发展是相违背的。

1923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法院在审理《芝加哥论坛报》因报道芝加哥市政府破产的新闻内容失实一案时,曾在最终宣布《芝加哥论坛报》无罪的判决书中写道:"宁可让一个人或报纸在报道偶尔失实时不受惩罚,也不得使全体公民担心受惩罚而不敢批评一个无能和腐败的政府。"即使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现在也在不断开始自揭家丑,在解释原因时,CIA公共事务主管乔治・里特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应该是人民监督政府,而不是政府监督人民。即使是CIA这样的强力情报机关也不例外。"被法新社列举为"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10大人物之一"的就有公民报道者德拉吉,他的网站Drudgereport甚至排名在《今日美国》和《华盛顿邮报》之前,"今天德拉吉报道上的谣言就是明天《纽约时报》上的新闻。而红钻在济南被抓却让中国网络言论的红线模糊不堪,当一个普通网友跟贴参与讨论都会被抓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除了风花雪月和五毛党人将没有安全的角落,没有说话的地方。

什么才是好的政治形象,我们即使不评论济南警方该不该抓红钻,当我们合上或看完《哈里・波特》却发现在日志或论坛里打不出执政党和领袖的名字,伏地魔一定不是童话里好的形象。从人民民主专政到实现民主国家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总理的回答是一百年。外国人惊讶为什么以反犹太人、屠杀犹太人而臭名昭著的纳粹魔头希特勒居然是犹太音乐家的"狂热粉丝",收藏有大量的犹太音乐唱片,且在精神压力大的时候偷偷听犹太音乐家的作品,这是前几天《泰晤士报》上的报道。但对于我们很好想像,专制者都有这癖性,江青把电影戏曲只搞剩了只有八台样板戏,自己却钟爱内部放映西方电影,据说她还曾为《鸽子号》里相爱的男女在水中拥抱的场面所感动,说如果是她,她也会跳进水里扑向自己的爱人。这件事情是作为江青的一条罪状在后来公布的。一贯表现出反美的金正日,其实是喜欢乔丹的狂热的NBA球迷。而我们的领导们同样一边屏蔽着境外互联网和电视,另一边却是各地官员如火如荼热衷公款"出国考察",去年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以副检察长徐文艾为团长的公务考察团被芬兰边防局官员以伪造邀请信函为由拒绝入境,丢丑丢到了国外。

但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进步。种种这些都已经比国民党在台期间实行了38年戒严体制要好的多,那时候据说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在台湾也成为禁歌,理由是君会意指毛主席,实际上毛主席到本月才莅临台北:)但国民党自所以在台湾生存下来而不像苏共一样变成亡党,关键在于在20年前解除了独裁的戒严体制,进而宣布解除报禁、党禁,正是国民党推动的民主进程给了国民党新的机会。如果国民党坚持在台湾威权统治,那么一旦这个政权被台湾民众推翻的话,国民党就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现在,民主宪政体制下,它还有自新的机会,它还有重新通过选举赢得政权的机会。而反观苏共,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执政的Communist party,虽然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中与人民群众患难相依,执政之后,也应该说,绝大多数党员都在不同时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表现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但理想信念缺失、脱离群众等情况也同样滋生,作为长期一党执政,所处的环境必然发生根本变化,干部可以成为从校门、家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而不用操心脱离群众会有夺取政权时期的生命之忧甚至选票之忧,而利益驱使他们只需要向能提拔他们的上级负责,而不是向群众负责,而因为群众的监督却可能阻碍他们的仕途,这样反成为了他们的客观对立面而采取压制手段,这样的机制下去,苏共又哪有不亡的道理。所以这样的教训实在值得我们警示。

能否说真话,已经成为一个关乎会否亡党的重要政治问题,讲政治的人其实都已认识到,但关键是怎样去做,是堵的办法还是疏的办法还是加速推进民主,广开言路。让群众说真话,同时自己说真话,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才有希望。看着国税局网站上针对《福布斯公布全球税负痛苦指数中国排第三》批驳叶檀女士显然哑然他们是否尊重了民众的智商。多讲点真话吧,我们需要敲钟人,请不要把敲钟人逼成无言的掘墓人。

党国呵,求给你的子民以讲真真切切中国话的权利吧。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金色葡萄推荐:终于明白了

哈哈哈哈,韩寒这小子,看来娱乐业还是有前途

 
 

Sent to you by zhen via Google Reader:

 
 

via 韩寒 by 韩寒 on Aug 10, 2007

   前天看了奥运倒数一周年的专题,所有一切,无不赋有巨大的繁多的象征意义,看到最后,出现了奥运会标的五个圈,然后我们的吉祥物五个福娃徐徐出现在五个圈里.朋友问,这又象征了什么,我想了半天,终于明白了伟大的设计者,这象征着每个中国人在生出娃娃以后,男的要戴套,女的要放环啊.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星期五, 八月 10, 2007

Dual player for MP3 and CD

这个太帅了。我喜欢,不知道哪里有卖的。简直是未来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配置
以前有个创意,就是光盘不一定需要转动,我们为什么不让激光束扫描整个光盘呢?这样也许有一天,你的手机也能插张CD什么的。

 
 

Sent to you by zhen via Google Reader:

 
 

via I New Idea Homepage by 200702 on Aug 11, 2007

With the unique design, this concept MP3 player could also play your CDs.

Designer: Yong-Seong Kim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金色葡萄推荐:浪潮之巅第二章 — 蓝色巨人(IBM)(四)

测试鲜果的email系统。
推荐这个系列的文章。对于20世纪,我喜欢用"黎明时代"这个词来形容。
金色葡萄 从 鲜果在线 给你发来这篇文章
浪潮之巅第二章 — 蓝色巨人(IBM)(四)
from Google -- Google 7小时27分钟前



1.赶上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2.领导电子技术革命的浪潮

3.错过全球信息化的大潮

4.他也是做(芯)片的

如果在 IBM 做一个民意调查,谁是对 IBM 贡献最大的人,那么除了华生父子外,一定是路易斯·郭士纳(Louis Gerstner)。1993 年,从未在 IBM 工作过的郭士纳受命危难,出任 IBM 的首席执行官。他成功地完成了 IBM 从一个计算机硬件制造公司到一个以服务和软件为核心的服务性公司的转变,复兴了这个百年老店,并开创了 IBM 的十年持续发展。郭士纳原来是一家食品公司的总裁,再以前任职于美国信用卡公司运通公司,根本不懂计算机。在英语中,计算机的芯片和土豆片是一个词 — chip,因此,大家就开他的玩笑说,他也是做(芯)片的,但是是土豆芯片(He also made chips, but potato chips)这句话原先是嘲笑他的话,以后成为他传奇的象征。没有高科技公司工作经验的郭士纳在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公司创造了一个神话。

郭士纳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对 IBM 进行大规模改组。IBM 由于长期处于计算机产业的垄断地位,从上到下都习惯于高福利得舒适环境。机构庞大、官僚主义、人浮于事和内耗严重等等,总之繁荣的背后危机四伏。因此,一旦进入群雄逐鹿的信息革命时代,IBM 这个被郭士纳比喻成大象的公司就开始跟不上对手的步伐了。

IBM 里面的人常常讲这么一个故事,在 IBM 公司,如果要把一个纸箱子从二楼搬到三楼,需要多长时间。这件本来几分钟就能办成的事,在 IBM 需要几个月。原因是,要搬动一个箱子,你要先打报告,然后经过层层审批;审批后,审批报告再层层向下落实,最后交给替 IBM 搬家的搬运公司。在搬运公司的任务单上,上个月的任务可能还没有完成呢,现在提交的任务单一个月以后能完成就不错了。这样,搬动一个纸箱花几个月时间一点也不奇怪。

郭士纳像个高明的医生,开始一直千疮百孔的 IBM。他的第一招用他自己的话讲是将 IBM 溶解掉,通俗地讲,就是开源节流。他首先裁掉了一些冗余的部门和一些毫无前途的项目。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操作系统 OS/2 的项目。这样,人员相应减少了,费用自然降低了。但是,短时间内增加收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郭士纳的做法是卖掉一些资产。如果去过 IBM Almaden 实验室的人都会发现,那座非常豪华的大楼非常不对称,似乎只盖了一半。事实上的确如此,IBM 当时盖了一半没钱了,就留下了这座烂尾楼(见附图)。而且,郭士纳还想把盖好的这一半卖掉,只是这座楼盖得实在太贵,在九十年代初美国经济不景气时,没有公司买得起,它才得以留在 IBM。郭士纳事后讲,这些裁撤部门和卖资产的决定,不仅是他在 IBM,也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
    


接下来,他对公司的一些机构和制度进行改革。首先,他不声不响地将分出去的一些服务公司买回来(那时 IBM 快破产了,美国政府不反对它将服务公司买回来),然后将 IBM 的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和服务合成一体。对比几乎同时代 AT&T 将公司拆分的做法,郭士纳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他的目的是打造一只 IT 服务业的航空母舰。在公司内部,它引入竞争机制,一个项目可能有多个组背靠背地开发。为了防止互相拆台、加强合作,郭士纳将每个人的退休金和全公司的、而不是以前的各部门的效益挂钩。

在研究方面,郭士纳将研发经费从营业额的 9% 降到 6%。以前的 IBM 实验室很像贝尔实验室,有不少理论研究,郭士纳砍掉了一些偏重于理论而没有效益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和开发结合起来。一旦一个研究项目可以实用了,他就将整个研究组从实验室挪到产品部门。到后期,他甚至要求 IBM 的所有的研究员必须从产品项目中挣一定的工资。这种做法无疑很快地将研究转化成产品。但是这样做无疑会影响 IBM 长线研究和基础研究,为了弥补这方面的损失,IBM 加强了和大学的合作,在几十所大学开展了科研合作或者是设立了奖学金。

在郭士纳的领导下,IBM 很快走出了困境。IBM 将自己确立为一个服务型的技术公司,并将自己的用户群定位在企业级,而放弃了自己不在行的终端消费者市场。以往,在争夺低端企业用户的竞争中,IBM 并没有优势,因为它的产品太贵。在郭士纳任期的最后几年里,IBM 开始大力推广廉价的开源的 Linux 服务器。IBM 的产品头一次比竞争对手便宜了。经过十年的努力,郭士纳完成了对 IBM 的改造,确立了 IBM 在针对各种规模企业的计算机产品和服务上的优势地位。今天,IBM 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开源操作系统 Linux 服务器的生产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IBM 和 AT&T 走了两条截然相反的路。AT&T 是将一个好好的公司拆散卖掉,IBM 则是将分出去的公司整合回来,打造了一个从硬件到软件到服务一条龙的航空母舰。今天看来,无疑是 IBM 的路走对了。从下面 IBM 股票的走势图中可以看出,从 1993 年下半年起,IBM 的业绩突飞猛进地发展。在郭士纳担任 CEO 十年间,IBM 的股票长了十倍。(见插图)今天,郭士纳虽然已经不再担任 IBM 的 CEO 了,但是,IBM 依然沿着他确立的方向发展。从 IBM 和 AT&T 的不同结果可以看出一个有远见的经营者和一群贪婪的短期投机者在管理水平上的差别。
    
浏览Google -- Google查看原文
用鲜果在线订阅Google -- Google
开始使用鲜果在线来轻松定制你的个性化阅读空间

星期四, 八月 09, 2007

���涓��浜��follow me ���

RSS不仅仅可以用来阅读,现在也可以用来RSS阅读器里面发表评论,然后再发送到blog里面。
http://goldengrape.blogbus.com/logs/7552142.html

 
 

Sent to you by zhen via Google Reader:

 
 

via 一言谈-曹增辉 | New Media Observe by caozenghui on Aug 08, 2007

如果你是一个新媒体(电信、媒体和互联网)领域的读者,现在你可以跟着我阅读了。每天,我会通过Google Reader的share功能与大家分享,我所看到的关于新媒体领域的最新的观点、分析和资讯信息,这些信息来自媒体还有Blogger,中文的还有英文的。

至于新媒体这种说法,按照我之前所言,简单概括的话:是以Web2.0互联网的个性参与、分化为理念的,信息终端扩充到手机、电视及PC的新媒介平台。说白了,新媒体的主导方显然是互联网,用Web2.0的理念去改造杂志报纸、电信和电视业务。

如果你确定是这方面的兴趣者,与我有同样的关注点。那么follow me,除了订阅这个博客,每天通过RSS Feed获取当日的分享文章外;你还可以直接订阅我的GR分享list。如果你没时间从大量信息中摘取价值信息的话,跟着一个同兴趣的人读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

工作关系,我每天必须保持相当量的新闻信息的阅读,中文的英文的,来自各种形式的信息,这样,才不至于被这个行业淘汰,并保持鲜活的新闻敏锐度。

所以说,分享本身也是一种动力。

PS:有点遗憾的是,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支持RSS的输出形式,即便在美国这种feed普及相当深入的地方也如此,传统媒体基于网站的收费形式,自身所带有的抵抗性,使得相当一部分媒体,甚至是主流媒体仍不支持RSS阅读,在中国,更甚之,没有人看到它的价值,只有它对流量的侵略性。其实,这也是RSS突破普及的最大障碍:媒体自身,还有广告。

继续PS:顺便分享下我的订阅OPML,可保存下载,大概不到250个。提醒:仅供参考,不宜全部订阅,因为每个人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都不同。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璇��锛����2.0 - 浠��涓��锛�����2.0

预测一下钱包的趋势:
1. 磁卡通:身上的卡片越来越多,真烦,各个都是磁性的,互相之间还干扰。最好有个记忆的功能,把所有的卡都记录下来,需要的时候,自动发送信号,或者手动按钮调用。
2. 轻薄:我简直无法容忍皮质的钱包,又厚又热,笨死了。居然还拿来当卖点。理想的钱包应该是尽可能的轻便,即使里面装了钱、卡,废纸,也要把它们自动压缩、压缩、再压缩,让这些东西被挤得扁扁的放在身上。

 
 

Sent to you by zhen via Google Reader:

 
 

via diglog 奇客发现 by magictim on Aug 06, 2007



这个由硅胶制成的钱包,内含网站一样清晰的内容分类导航,aeroportz 出品。

做的很漂亮的标签分类!!

源链接 | DIGLOG链接 | 我顶 | 评论 | 提交者:magictim | 一起奇客发现!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璇��锛�В�������遍��ヤ复

这个实验似乎并不难做,把声音录下来,用一些音频分析软件来做就可以了。
同时如果需要形成一个声学的武器,可以使用令一种合成的方法,比如用一个字符串生成一组声音,各个频率的都有,然后自己打分,最后用遗传算法推出受试者最受不了的声音。如果受试者已经不堪忍受,还可以用神经网络进行一下外推。
嗯,值得一试。放在门诊,人太多的时候,就播放一下。呵呵。不过自己要随身携带一个反向发生器啊。

 
 

Sent to you by zhen via Google Reader:

 
 

via 脑力劳动 on Aug 09, 2007

Q:
为什么手指甲刮黑板的声音那么令人发毛和感到难受?

A:
什么样的声音最令人耸动难安?我能想到的有牙医的电钻声,女人的咆叫,以及你的这条——指甲刮过黑板的吱呀声。生活中充满了无数或嘈杂或哀伤或低迷的不良声音,但这一些是极品中的极品,它们让你陡然心惊,迟迟不平——就像一个小锉刀在你心口磨来磨去,缓慢地缓慢地。

照例地,作为一个科学问答,我们接下来要问,为什么?

前两者都可追溯到某种负面的遭遇,所以不难推敲得出背后的可能缘由。但是,指甲和黑板都不是什么惊悚的东西啊,指甲可以很漂亮,黑板也可以那么高雅端庄。是因为这个声音太高频了吗?但是,"海豚音"也很高啊。

20多年前,有几个研究者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是当时都还在美国西北大学的Lynn Halpern, Randy Blake和Jim Hillenbrand。与我们在这里干想不同的是,他们决心动手做实验,并设法搞到了一笔资助。

他们征得了24位志愿者对一系列的噪音打分,来确定何种声音最令人寝食难安。果然,指甲与黑板的摩擦声不负众望,高居榜首(为了实验的可复制性,他们用一种三叉的花园工具来代替手指甲)。排在第二的是什么呢?两块泡沫塑料的摩擦声(你一定玩过吧)。

接下来,他们对手指甲刮黑板的声音进行分析。很意外,他们发现,将这种声音的高频部分滤掉,这声音依然令人难受,但是,若将低频部分(3-6 kHz)滤去,声音却变得相对可以接受了(人耳的听力范围是20Hz~20kHz)。换言之,似乎并不是高频部分,而是低频部分的声音令人心颤。

实验就到这里。糟糕,他们似乎并没有揭开事实的真相。为什么这种声音让人难受?研究者只好猜测。他们想到了从进化长河里溯源,作者在论文里写道,这种刮擦的声音,近似于猕猴在危机来临时发出的警叫声。许多许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种声音来提醒同伴,危险正在来临,大伙快逃吧。于是,对这种声音的厌恶烙印在我们的本能里——尽管现在我们需要借助身体的角化部分(而不是发声器官)才能发出这种声音。

这个实验有意义吗?它的确回答了一个缠绕在我们心头的问题。这篇论文发表在1986年的《知觉和精神物理学》(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杂志上。20年以后,作者们获得了2006年搞笑诺贝尔奖的声学奖。...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星期三, 八月 08, 2007

评论:[分享图片]奥运倒计时庆典现场

奥运会本身其实就是兴奋剂

 
 

Sent to you by zhen via Google Reader:

 
 

via 杨澜的BLOG by 杨澜 on Aug 08, 2007

下午的彩排现场
我和朱军
庆典共设4个总主持人,分别用中文、英文和法文主持
除了台上的我们,现场还有很多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工作。
辉煌的广场之夜
部分演出人员及嘉宾合影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视频网:标准的1.0模式

我觉得视频播放器中的广告需要能够点击才有意义,不然仅仅是一个图标,用不着电脑,我的人脑就给anti-ads了。
土豆的另一个动作,就是那个本地加速的软件倒是很有意义。用得好也是一个不错的广告平台。
我不喜欢那种断断续续的播放效果,宁肯下载下来看,我比较喜欢podcast,晚上或者定时开机,后台下载,需要的时候已经是完整的东西了。
另外很推荐miro播放器。可以把youtube和google video的视频下载下来,而且下载的过程还是个p2p的下载。

 
 

Sent to you by zhen via Google Reader:

 
 

via It Talks-魏武挥的blog by 魏武挥 on Aug 08, 2007

视频分享网站土豆在前一阵子进行了一次改版。单个视频文件播放的时候,它的底色是黑的。我向来很喜欢黑色底版的网页(仅仅从视觉上,我知道黑底白字不适合阅读),黑色页面会让人感觉很cool也很shock。土豆看来明白这一点。在保持首页的白底风格的同时,它的storypage变黑了。

有一阵子,土豆弄来了一点广告赞助,它将这个广告赞助衬在视频文件背后。用户在欣赏那些视频的同时,会看到后面大大的广告。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新。估计是从那些电视连续剧下方一直出现的赞助商logo上得到的启发。网络视频都是些几分钟的小玩意儿,限于网速,通常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视频,因此,插片不会是好的模式。这种广告衬底是相对明智的做法。

不过,由此而证明一点:视频网站,是标准的web1.0模式。

我是一个Blog从业者,我很难想像给用户的日志页背后衬上一些广告。这会遭到用户的迎头痛击。不奇怪,因为Blog里所有的内容都是用户贡献的。Blog用户的个人领地的感觉非常强烈,衬底广告只会加速BSP的死亡。

那么,土豆的衬底,为什么没见到用户的强烈反对?至少,我没有看到谁在说,侵犯了上传视频者的权利。

我想,道理非常简单,两条:

一、上传者始终是少数,比如说,youtube只有0.16%的用户才是上传者。大多数人是看客,和看新浪的网页没有任何两样。你衬广告,关我什么事情。

二、原创的视频始终是少数。没有数字来证明这一点,但从中国人目前的DV消费量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中国视频网站上,大量的都是有侵权嫌疑的作品。既然上传者本身上传的就并非自己握有版权的作品,别人在后面衬个广告,也不好意思罗噪什么。

这个和新浪模式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上站者大多数是看客,内容贡献者大多数贡献的是别人的东西(比如报纸的)。

典型的1.0模式。

受众,依然是受众,不是partner

当然,这也没什么要紧。

赚钱就好,不是吗?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iLife '08 發現您的數位新生活

iLife,我喜 。
苹果的 件能 人 注重于 作本身,而不是被工具所奴役。

 
 

Sent to you by zhen via Google Reader:

 
 

via applewoods by Jack Lin on Aug 08, 2007

Apple 推出了 iLife '08,這個新版本的數位生活應用軟體包含了影像管理程式 iPhoto、數位視訊編輯工具 iMovie、網頁建造工具 iWeb、音樂錄製工具 GarageBand,以及製作 DVD 光碟的 iDVD。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Computer Desk on Steering wheel

虽然没有车,暂时也不打算买车,不过这个对于方向盘的设计确实很有启发,可以考虑只放个屏幕,或者是触摸的,比如UMPC之类的东西

 
 

Sent to you by zhen via Google Reader:

 
 

via I New Idea Homepage by 200702 on Aug 09, 2007

This odd desk makes it convenient for you to use laptop in car.

Price: $20

Buy it here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